背景
智能制造是全球的趋势,也是制造业的未来,它在大型企业和500强企业中已经广泛应用。
中小企业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有限、竞争激烈以及对效率和灵活性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充分发挥资产效率,保持极高的资产利用率是竞争的关键。
智能设备管理通过:设备资产、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自动化控制等核心要素,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虽然设备管理在软件业是一个细分的市场,拥有像:IBM Maximo,SAP EAM,Hexagon等专业的产品。但它们的价格昂贵,强大的功能却不完全合适中小型企业。
需求
中小型企业的设备管理重点是解决两大问题:
- 设备数据管理: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准确的知晓设备(备件)的信息
- 设备可用管理:通过人工的活动,保障设备在需要的时候处于可用的状态
解决以上两大问题的同时,需要考虑成本,以及设备管理系统与 ERP、WMS 或 OA 系统的互通。
解决方案
那么开源软件是如何解决上述需求呢?
设备数据管理
设备的数据管理即维护一个可用的设备数据库。企业的设备有两类,一类是具备物联网接口的设备,它提供 API 供其他系统查询或控制设置;另外一类是非物联网设备,它需要人为的对信息进行登记和录入。
所以设备数据管理中,我们要有几个需要考虑的组件:
- 物联网组件:MQTT 中间件(例如:EMQX),物联网设备控制中心(例如:ThingsBoard)
- 设备数据库:提供便于维护设备数据的界面,通常可以使用低代码平台实现(例如:Budibase)
设备可用管理
设备的可用管理需要人工干预,它是本系统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 盘点:财务视角上保证设备存在与否的一种维护活动
- 故障:设备出现故障后的一种人为活动过程管理
- 自动化策略:系统自发的策略性维护配置,高效的驱动人工创建工单
- 主动性维护(巡检或点检):人工根据实践经验发起的主动性维护,检查是预防性维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识别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避免生产中断和昂贵的紧急维修。通过有效的巡检,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 维修:由故障或维护活动中产生的新的人工活动
- 保养:由故障或维护活动中产生的新的人工活动
以上功能主要以工单为中心,驱动人工完成工单,结束任务。
工单过程中可能需要多人参与,同时还需要有佐证材料(拍照或其他)。
不同的工单的工作内容会有差异,这个需要提前模板化处理。以巡检为例,包括的动作为:
视觉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磨损、腐蚀或泄漏。
功能检查:确保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按预期工作。
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正常工作,没有安全隐患。
清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以防灰尘和污垢影响设备性能。
润滑:根据需要对机械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
紧固:检查并紧固松动的螺栓和紧固件。
记录:记录巡检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以上需求的实现通常也采用低代码平台 Budibase/ToolJet 等工具。
统计分析
基于管理层的全局视角,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需求。包括:
- 统计报表:财务视角的报表
- 可视化分析:管理洞察与业务分析视角的可视化呈现
移动端
手持移动终端+自动识别(条码或RFID等技术)是企业设备管理中高效的数据采集反馈方式。
边界外功能
除以上三个核心功能之外,有一些功能并不合适放到资产管理中:
- 知识管理/经验库:这个建议采用额外的一套在线文档管理+检索来实现
- 备件仓库:这个建议以生产性物料管理的方式在 WMS (仓库管理系统)中维护
- 设备租赁、调拨:这个建议在销售系统中管理
任何系统的边界是一个企业科学管理能力的延伸,它有很强的个性化,但仍然有一个原则:数字化需要各个业务系统各司其职的同时,有一套确保数据在系统之间流通的整体策略。
如果数据无法流通,而通过在跨越边界来“增强”软件的功能,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维。
落地
以上规划和设想如何落地?建议采用如下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
学习与调研:广泛调研主流的 EAM 系统的架构、管理思想与功能要点
-
提炼需求:根据以上三大核心模块,明确自身的核心需求
-
软件选型:与软件架构专家一起选取核心的开源软件组件,确保快捷开发的同时可持续迭代
-
项目交付:采用【高管+业务专家(专项)+项目经理(兼)+开发工程师】这种简单的组织结构,在2个月内快速将项目落地。
内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