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逻辑,人类相互交换交易、互通有无的基本原理,又称为“经济规律”,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其根本规律用总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文明,是文化的先头部队,代表了文化的进化方向,实际上就是上层建筑的成果构成的综合结构,先进生产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当下,我们正在从信息文明进入数字文明,人类历史文明模式大致有如下五种:
文明形态 | 游牧文明 | 农耕文明 | 工业文明 | 信息文明 | 数字文明 |
---|---|---|---|---|---|
核心特征 | 自由竞争 | 熟人信用 | 资本信用 | 知识信用 | 累进信用 |
下面我们简要说明一下上面五个文明模式的演进逻辑。
文化、亚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人类共有特征的全集;亚文化,是不同群体共同特征的子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亚文化是一个群体的共同特征,也就是具有相同文化的人群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群体内部的个体不是均一的,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群体与群体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能够综合不同群体优势形成新文化的群体更具有竞争力,即文化的杂交优势,能够跨文化融合的群体更加占优,这就是竞争合作关系。反之,自我封闭的内循环群体会由于“熵增”而逐渐衰落。
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集合,代表了人类共同梦想的总方向,所以文明是文化进化发展的先头部队,是由梦想驱动的走在最前沿的亚文化。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马哲基本原理大家都非常熟悉,也许是太熟悉了,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里我们引用一段教科书上的原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有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这段文字按照流行用语来评价就是“情商为零”,因为充满了真理性、决定论、必然性和不容置疑的口吻。可以说,所有的逻辑、规律、科学都是这样的味道,你可以不喜欢、也可以质疑和推翻,但是你无法改变其面貌,你只能在0或1之间进行选择:全无或者全有,因为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都是这样的,这就是“工具理性”。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这个工具能否帮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决定取舍,一旦发现这样的工具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就会具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信、信任、信用是一切商业交换与交易的基础,也是社会一切健康交互行为的基础,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明模式核心是其信用体系的不同,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论”非常熟悉,只是不同的理论家习惯用不同的名词概念进行表述,我们这里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数字文明来进行表述,与之相对应的核心特征分别是自由竞争、熟人信用、资本信用、知识信用和累进信用。
其中游牧文明的核心特征是自由竞争,达到均衡状态的途径就是比拼实力,也就是通过实力大小来构建秩序,同时也随着实力的变化导致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农耕文明的核心特征是熟人信用,也就是亲亲疏疏,构建秩序的原则就是凭借血缘关系和亲疏远近,实际上就是血统决定论。
工业文明的核心特征是资本信用,也就是以钱的多少来决定构建秩序的权力大小,最终由于马太效应导致了金钱与权力的相互叠加,不仅制造了大量无产阶级,也消灭了中产阶级,导致了社会的不可持续。
信息文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信用,实际上是权威决定论,以拥有知识的杜少来确定构建秩序的权力,好处是对金钱权力构成了制衡,坏处是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碎片化。
数字文明是信息文明基础上的进化,其核心特征是累进信用,也就是尊重所有历史形成的权力结构和竞争格局,实际上就是“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原理的具体应用,即“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并且将改进结果通过数字技术(如区块链)固定下来,无限追溯、不可篡改,这样就能够避免不断推到重来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
回顾上述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化,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要素贯彻始终:一是危机意识带来发展动力;二是发展速度改变竞争格局。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生存危机,也正是由于不断应得生存竞争的胜利才获得了进化发展。但是,在面对同样的竞争环境时所采取的竞争策略有所不同,其中主要有两种不同应对策略形成的不同文化模式,一种策略是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外部,只要密切关注和尽早灭掉对手就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另一种策略是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内部,只要自己的新城代谢、自我更新发展足够快,就不用担心任何对手的攻击和颠覆。
习总书记在《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讲话中谈到: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之争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这个结论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容而起作用。
近代以来的中国不断受到外部威胁的攻击,众多仁人志士不断寻找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不断学习和追赶世界先进知识和科技成果,在工业革命尚未外出的情况下,不得不匆忙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仍然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又要迈入数字时代,好在始终有先行者在前面探路,至于我们是不是相信,是不是及时跟进,希望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主选择。
内容目录